-
对动物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注射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关键,成功的免疫取决于有效的生物制品、规范的操作技术、健康的畜禽及免疫后的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
近几年来,随着畜牧生产的快速发展,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存在,动物疫情又有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易感动物没有获得坚强的免疫力,抗体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抗御病原体的侵袭能力大降低。归结起来,免疫失败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原因。
一、兽用生物制品方面的原因
生物制品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有力武器,但有些易感动物注射了某种生物制品后仍然发生了这种疫病,部分地方还呈散发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生物制品生产质量无保障。
目前生物制品生产厂家众多,设备水平不一,产品品种繁多。从产品分类看,有国家定点的生物制品厂的产品,有科研、教学单位生产的产品,有省、市、县级畜牧兽医制剂室生产的产品等。有的是国家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生产的产品,有的产品是省市区主管部门批准生产的产品,有的是中试产品,有的产品根本就没有试验数据。
销售人员满天飞,以低廉的价格推销到县市区畜牧部门,深入到乡镇村乃至养殖户。有的是饲料经销商在销售饲料时搭送生物制品给养殖户,但这些生物制品在什么条件下运输的,在什么条件下保管的,养殖户并不清楚,而是贪便宜省钱图方便。有的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产品的不同批号的产品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也不一样,说明产品质量也不稳定。
2、生物制品运输保管不科学
按照生物制品的运输要求,生物制品的运输必须在冷冻(冷藏)条件下运输。目前许多运输生物制品的条件不符合要求,有的是用保温箱运输,有的干脆就放在公共汽车上进行长途运输,有的甚至采取普通包裹方式寄送。由于储存条件不合格,势必影响到生物制品的效力。在生物制品的保管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经营户没有所规定的保管条件,有的随意堆放,销售之前放在冰箱里冻一下;有的不分冻干苗还是灭活苗都放入冰箱冷冻室;有的生物制品经营户为了省电,往往是白天将冰箱通电,夜晚将冰箱断电,使生物制品反复冻融。由于生物制品效力的不可逆性,必然会影响生物制品的质量,从而影响免疫质量。
3、生物制品经营管理混乱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 国家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由农业部指定的企业生产,依法实行政府采购,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分发。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灾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时,国家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由农业部统一调用,生产企业不得自行销售。 第八条规定 农业部指定的生产企业只能将国家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销售给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符合第七条规定的养殖场,不得向其他单位和个人销售。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管理力度不够,事实上,除了动物防疫部门依法供应生物制品外,兽药经销户、饲料经营户也在暗地无证经营生物制品,个别卖医药的甚至也在经营兽用生物制品,造成生物制品供应市场的混乱。
二、免疫程序的原因
随着畜牧业生产由千家万户饲养向规模饲养转变,规模养殖户从防止疫病传播、节约成本及劳动力等角度考虑,积极购买生物制品自防,但不能按照畜牧部门提供的科学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尤其突出的是大多数肉鸡饲养户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存在侥幸心里,认为肉鸡饲养周期短而不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生物制品的免疫。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畜禽,为了节约免疫费用,千方百计从其他途径购苗自防。由于生物制品的质量没有保障,加之千家万户的随意性很大,按照严格的动物免疫程序进行定期预防是难以实现的。什么畜种、什么年龄注射何种生物制品,大多数农户未能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由于不能按程序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加之隔离、消毒、驱虫、防蚊等环境控制手段跟不上,发生疫情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农户听任一些不法经销商的错误宣传,搞不清兽药、生物制品和抗体血清之间的区别,往往以兽药、抗体代替生物制品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不仅起不到预防作用,还会造成误诊断,延误病情。动物防疫工作的实践证明,一些长期饲养母猪的养殖大户或规模养猪场,平时比较注意科技知识的学习,经常到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部门进行技术咨询,认真按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部门提供的免疫程序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所养动物很少发生传染病。
回帖要求:
1、鼓励原创性回复!
2、先回复先审核,切忌自问自答、答非所问,切忌发表重复回帖。
3、回帖要逻辑清晰、段落分明、格式规范,切忌长篇大论,切忌同个问题拆分多条回答。
4、确保无错别字、语句通顺、无乱码,文字图片显示正常。
5、回帖中切忌植入与对应问题无关的链接地址或者直接复制网址不予文字说明。
温馨提示:系统采用先审核后得分的规则。自2017年7月1日起,书屋用户所得威望值或成长值按规则同步到到农业 科技网络书屋积分系统。次月7日更新上月所得总分,加到上月最后一天。
我已阅读用户发帖回帖规范,所发内容真实有效